查看原文
其他

老有所养,这一次她走进了社区养老服务机构 | 外滩法官小巷行(22)

姜雪梅 上海黄浦法院 2024-04-29

走出去——“法进机构”



在第一天作为居委助理到老西门街道小西门居委报到的路上,我就从沿途风景中感受到了浓郁的“西门特色”,这里的旧里住房形态各异,几乎涵盖了整个近代化上海房屋的发展史,而一幢幢等待拆迁的旧里房屋彰显了黄浦区旧改工作的力度与深度。

——金融审判庭 姜雪梅















居委党支部书记顾佳怡向我介绍到,小西门居委的旧里小区已经纳入了蓬莱地块征收范围,绝大部分老房居民已于2022年下旬完成了搬迁。


但是即便如此,在辖区内常住人口2461人的情况下,60岁以上老年人仍有907人,占比近4成,老龄化程度颇高。与区域内老龄化程度高相对应的是,小西门居委所在的老西门街道的打造的“养老品牌”已然成为了街道金字招牌和区域工作特色。以毗邻居委的老西门街道家床服务中心为例,作为上海市首批家床服务试点单位之一,其围绕老年人居家养老的生活习惯及刚性需求,致力于打造灵活有效的居家养老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成果。










为此,我向顾书记表达了希望通过普法的形式,助力增进养老服务机构的风险防范水平。在居委顾书记的带领下,我走进了辖区内的养老服务机构,希望通过一场普法宣讲增进养老服务机构的风险防范意识,助力提升区域内养老服务水平。我着重从全周期履行安全保障义务、做好风险预见与评估、合理设置合同风险条款、优化风险监测及预警处置、积极落实健康卫生保障、着力健全服务人员专业化体系等几个方面向养老服务机构工作人员作了宣讲。宣讲结束后,他们纷纷表示,此类普法对于养老服务机构的实际运营和日常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养老服务机构承担着社会养老的基本功能,具备着一定的公益性质,在隐私保护、健康保障、安全责任等方面需要加以关注。比如,老年人不论是入住养老院,抑或购买有关养老服务,养老服务机构均应将老年人的个人信息建立保密档案,严格落实保密制度,不得将个人信息透露给第三方;再如,养老服务机构日常即应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积极开展保健知识宣传,做好疾病预防工作,为老年人提供情绪疏导、心理咨询、危机干预等精神慰藉服务;同时,养老服务机构应增强合同风险防范水平,制定和落实养老服务风险预警与监测机制,把握专业服务人员准入资质,降低责任事故和纠纷的发生。宣讲结束后,在场的工作人员纷纷表示,此类普法对于养老服务机构的实际运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其日常工作提供了有利的引导。



请进来——沉浸式体验庭审场景


与此同时,小西门居委辖区内的沧海苑居民自治组织提出,正值暑假期间,希望能通过进法院沉浸式体验法院工作的形式,培育区域内青少年法治思维。为此,我策划了一次模拟法庭活动,引导居民沉浸式体验法院审理场景。





我选择了以一起发生在校园内的故意伤害事故引发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作为本次模拟法庭的主题,来自向明中学、大境中学、市十中学、蓬莱路第二小学的孩子们纷纷踊跃报名,孩子们在庭审中担任“小法官““小人民陪审员””小检察官“”小书记员““小法警”等角色。


居民中有执业律师也参与进来,他们既有着专业身份,同时也承担着家长的角色,在模拟庭审中担任着辩护人的重要角色,与孩子们共同参与一场“庭审”对他们来说也是一次特别的体验和宝贵的记忆。


“现在宣读法庭纪律……” 随着“小书记员”用稚嫩但庄严的嗓音宣读法庭纪律,模拟法庭正式开始。审判席上,身着法袍的小法官,头顶国徽,敲击法槌,亲身体验法院的庄重、法庭的威严。








由于大家已经在庭审前熟读了剧本,整个模拟法庭进展得十分顺利,小演员们“入戏“很快,严肃的庭审氛围、紧密的审理程序,也让旁听的居民们对法庭审理流程有了深刻的印象。



此次在居委做助理的基层工作让我深刻体会到,法院与群众之间应当建立一座“桥梁”,应当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将法律思维、法律知识送进群众之中。只有群众知法懂法,才能从源头减少纠纷的产生。而“我在居委当助理”这一活动,正是在往这一方向努力。


撰稿 | 姜雪梅

责任编辑 | 陆奕越 杨冬悦

声明 | 转载请注明“上海黄浦法院”微信公众号


👇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



⏩ 让小巷“无线”美丽 | 外滩法官小巷行(21)


⏩ 向梦想出发,我们的“启程号”列车发车啦!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